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崔可腾线上配资炒股
一到秋冬季节,糖炒山楂和柿子就成为了很多人热衷的小零食。
可是,零食虽美味,可别贪多!
近日,杭州63岁的吴女士被腹痛折磨得直冒冷汗,加上阵阵恶心,赶紧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。
问询中医生得知,吴女士来医院前一天她吃了20来颗山楂,之后出现了不适症状。
医生初步判断是“胃石症”,便尽快为其安排了胃镜检查。
果然!在胃镜显示下,一颗鸭蛋般大小的胃结石正“躺”在她的胃里,并且已经出现了因结石导致的溃疡。
江苏省人民医院近期也收治了一位类似病情的患者。
今年30多岁的张先生(化名)收到发小赠送的两盒柿子,因柿子口感香甜,便将两盒柿子全部吃完。
可没过几天,张先生就出现了严重的腹胀症状。起初,他以为是饮食过量导致,便自行食用了一些山楂试图助消化,不料腹胀不仅没有缓解,反而导致疼痛加剧。
展开剩余71%数日后,疼痛现象不降反增,还出现了频繁的恶心呕吐症状,遂即刻前往医院。急诊医生对张先生进行腹部查体后,初步诊断其为“胃石”。
由于张先生胃内的“柿石”体积较大,医生告知需紧急住院并通过手术取出。张先生震惊又疑惑地问:“怎么就要开刀了,柿子还能变成石头?”
什么原因导致了吃下去的零嘴变成了“石头”?
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吴林霏医生介绍,由于山楂、柿子、黑枣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、果胶及膳食纤维,鞣酸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,当胃酸较多时,鞣酸蛋白会和食物中的果胶、纤维素等成分聚合成团,形成胃石。
“每年这个时候,消化内科都会接诊不少因吃山楂、柿子导致胃石症的患者。”吴林霏说。
胃石是什么?哪些情况容易得胃石?
胃石又称胃结石、胃石症,是患者摄入不能消化的物质在胃内潴留形成的团块状物质,这些物质既不能被消化,也不能顺利排出,就会在胃内停留时间变长,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结石。
从目前胃石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来看,胃石易发生在老年人群、糖尿病患者,以及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。
另外,对于儿童,不小心吞了异物、异食癖、智力障碍、精神疾病和乳糜泻等也可能导致胃石。
做好这几点,让你远离胃结石
秋冬季节,山楂、柿子、黑枣等大量上市,也因此成为胃石症高发季节。医生提醒大家:
01适量食用
柿子、山楂、黑枣等食物每次吃的量要控制,不要同时吃,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。
02避免空腹食用
空腹时胃里的胃酸含量更高,鞣酸在更多胃酸的作用下,更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胃结石。
03避免和高蛋白同食
吃柿子、山楂时,不要和板栗、鱼、蟹、虾、海参等高蛋白食物同食,也不可同时饮酒、喝牛奶,也不服用铁剂。
04科学挑选
柿子要吃成熟的线上配资炒股,不食用未成熟的柿子,越涩的鞣酸含量越高,越容易形成胃结石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